中文名 |
蒙古黄耆 |
目 |
|
拉丁学名 |
Astragalus membranaceus (Fisch.) Bunge var. mongholicus (Bunge) P. K. Hsiao |
科 |
豆科科 |
届 |
植物界 |
族 |
山羊豆族 |
门 |
被子植物门 |
属 |
黄耆属 |
纲 |
双子叶植物纲 |
分布区域 |
产黑龙江(呼伦贝尔盟)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。 |
蒙古黄耆 | 种子横切 | 种子群体 | 种子纵切 |
【药材名】黄芪
【用药部位】干燥根。
【性味】甘,微温。归肺、脾经。
【归经】归肺、脾经。
【功效】补气升阳,固表止汗,利水消肿,生津养血,行滞通痹,托毒排脓,敛疮生肌。
【主治】用于气虚乏力,食少便溏,中气下陷,久泻脱肛,便血崩漏,表虚自汗,气虚水肿,内热消渴,血虚萎黄,半身不遂,痹痛麻木,痈疽难溃,久溃不敛。
【生物学特性】多年生草本,植株较原变种矮小。主根肥厚,木质,常分枝,灰白色。茎直立,上部多分枝,有细棱,被白色柔毛。羽状复叶有13-27片小叶,长5-10毫米,宽3-5毫米;叶柄长0.5-1厘米;托叶离生,卵形,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4-10毫米,下面被白色柔毛或近无毛;小叶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,长7-30毫米,宽3-12毫米,先端钝圆或微凹,具小尖头或不明显,基部圆形,上面绿色,近无毛,下面被伏贴白色柔毛。总状花序稍密,有10-20朵花;总花梗与叶近等长或较长,至果期显著伸长;苞片线状披针形,长2-5毫米,背面被白色柔毛;花梗长3-4毫米,连同花序轴稍密被棕色或黑色柔毛;小苞片2;花萼钟状,长5-7毫米,外面被白色或黑色柔毛,有时萼筒近于无毛,仅萼齿有毛,萼齿短,三角形至钻形,长仅为萼筒的1/4-1/5;花冠黄色或淡黄色,旗瓣倒卵形,长12-20毫米,顶端微凹,基部具短瓣柄,翼瓣较旗瓣稍短,瓣片长圆形,基部具短耳,瓣柄较瓣片长约1.5倍,龙骨瓣与翼瓣近等长,瓣片半卵形,瓣柄较瓣片稍长;子房有柄,被细柔毛。荚果薄膜质,稍膨胀,半椭圆形,长20-30毫米,宽8-12毫米,顶端具刺尖,果颈超出萼外;种子3-8颗。花期6-8月,果期7-9月。